ChatGPT 最新版本 GPT-4 Turbo 上架了!最新功能教学?中文如何使用?从官网到 App 的最完整操作指南,带你全面了解。
ChatGPT 背后团队:OpenAI 是什么组织,谁创立?
OpenAI 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(AI)的企业,创立之初以非营利组织自居,参与计划者包括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(Elon Musk)、PayPal 共同创办人提尔(Peter Thiel)、LinkedIn 共同创办人霍夫曼(Reid Hoffman),以及现任执行长奥特曼(Sam Altman)。这群硅谷创业家和科技爱好者希望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,打造出对社会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(AGI)。
通用人工智能,也称为强人工智能(strong AI),代表接近甚至超越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,具备认知能力,可以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,甚至拥有自我意识。然而,目前尚未实现通用人工智能,ChatGPT 是否会成为强人工智能,是否会危害人类安全,是 AI 爱好者和开发者的热议话题。
与通用人工智能相比,应用人工智能(applied AI)或弱人工智能(weak AI)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 AI,例如人脸识别、下棋、图像判读、自驾车导航等。弱人工智能仅能完成特定任务,尚未达到通用水平。
近年来,随着算力、算法和大数据的进步,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。深度学习技术的普及使 AI 在商业场景中得以落地,但大多数应用仍属于弱人工智能。尽管如此,OpenAI 持续挑战各类 AI 任务,致力于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。
ChatGPT 官网如何登录?有中文版吗?
想要使用 ChatGPT,只需访问官网:https://chat.openai.com/。进入网页后,绑定邮箱即可开始使用。用户可以选择免费使用或成为付费用户,付费用户可使用更强大的模型。
2025年1月,OpenAI 宣布即使未登录账号,也可使用 ChatGPT。虽然未登录的用户无法保存对话记录或个性化设置,但这一新规让 ChatGPT 更加普及。
ChatGPT 支持中文,虽然生成内容的速度和质量不及英文,但仍然可用。相比繁体中文,ChatGPT 的简体中文能力更强,这与 GPT 模型的训练数据分布有关。
ChatGPT 有 App 版?适用 iOS 与 Android?如何下载安装?
2025年1月,OpenAI 推出 ChatGPT 的手机应用程序,支持 iOS 和 Android 系统。截至 2025年1月,Android 版下载量已突破 5000 万。
App 的主要特点:
- 支持桌面与移动设备间同步对话记录。
- 集成 OpenAI 开发的语音识别模型 Whisper,可将语音指令转为文字。
- 付费版用户可使用 GPT-4 模型,享受更快的对话速度和新功能。
- 提供个性化推荐,如旅游计划或食谱建议。
在下载 App 时,请确认应用程序由 OpenAI 发布,以避免下载到仿冒品。
ChatGPT 付费版 PLUS、企业版 Team 与免费版差异?
OpenAI 推出的企业版 ChatGPT 提供以下功能:
- 无限制使用 GPT-4 模型,速度比网页版快两倍。
- 上下文长度扩展至 32k。
- 提供可定制的对话模板和免费 API 额度。
- 支持数据分析功能和企业级安全认证。
企业版 ChatGPT 适用于大规模部署,OpenAI 承诺不利用企业数据训练模型。
ChatGPT 最新上架模型:GPT-4 Turbo 有哪些特色功能?
GPT-4 Turbo 是 ChatGPT 的最新模型,知识截止日期更新至 2025年1月。相比 GPT-4,GPT-4 Turbo 的使用成本更低,输入 token 便宜 3 倍,输出 token 便宜 2 倍。付费用户和开发者均可调用该模型。
ChatGPT 入门指令教学:如何请它翻译,生成图片?
使用 ChatGPT 时,提出清晰的问题是关键。以下是优化指令的几个要点:
- 背景:描述任务背景,例如你的角色或目标。
- 任务:明确希望 ChatGPT 完成的具体事项。
- 脉络:提供任务相关的背景信息。
- 限制与要求:说明回答的字数、语调或风格要求。
通过这些技巧,可以更高效地使用 ChatGPT。
ChatGPT 的应用商店 GPTs 怎么用?
OpenAI 推出的 GPT 商店取代了插件功能,用户可在 ChatGPT 对话页面左侧的「Explore GPTs」中探索各种应用。例如:
- 图像生成器(Image Generator)
- 文案创作工具(Write For Me)
- 学术研究助手(Consensus)
GPT 商店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选择,进一步扩展了 ChatGPT 的应用场景。
结语
ChatGPT 的发展展示了人工智能的潜力,但也引发了关于技术垄断和社会影响的讨论。未来,随着开源模型的崛起和技术成本的下降,AI 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。我们既可以对未来保持乐观,也需关注技术带来的挑战。